Thursday, January 8, 2009

扭转前两年猛涨形势 豪宅销量价格去年齐跌

(2009-01-08) ● 龚慧婷  金融海啸席卷,房市情况不明朗,豪华私宅的销售量和价格也跟着滑坡,扭转前几年一路飞涨的局面。
  根据世邦魏理仕最新的房地产报告,在2008年,豪宅(包括公寓在内)的交易量只有1096宗,只相等于2007年数量的19%和06年的32%。
  豪宅一般指的是位于第9、10邮区黄金地段的豪华住宅。
  这家房地产咨询公司认为,2006到2007年时,私宅价格猛涨,尤其是那些具有投资潜能的房地产更是倍受买家青睐,加上这两年发展商推出大量的新豪宅,更助长了豪宅的销售量。
  然而,去年的成交量虽少,但价格介于100万至700万元的豪宅,只占所有出售豪宅的89.6%(往年都是占90%以上)。其中介于100万至300万元的豪宅交易有777宗,只相等于07年的22%、06年的29%。
  较令人惊讶的是,去年,以超过1000万元价格成交的豪宅,超过06年的22宗,达到82宗。世邦魏理仕董事王德万认为,这可能是因为06年缺乏这类房地产项目的缘故。
  同时,房屋转售禁令也显示,在82宗交易中,有63宗交易集中在华业集团的公寓Nassim Park Residences。截至去年11月,这个在去年5月推出市场、共有100个单位的永久地契豪华公寓项目,已卖出68个单位,平均尺价为2900元。
价格回到2006年水平
  在价格方面,豪宅的价格已大致回落到2006年的水平。我国房地产市场在2006年开始复苏,豪华洋房的价格在06年和07年一路飞涨。在2006年,豪宅的平均推出价格介于每平方英尺1800元至2600元之间,在2007年则上涨到介于2000元至4000元。  
然而,在2008年底,次贷问题肆虐进而演变成全世界多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泡沫破裂,豪宅价格也应声下跌。本地豪宅的价格在2008年也下滑到每平方英尺2000元至2600元。  王德万举例说,现有的一些豪宅项目,如阿摩园(Ardmore Park)、四季园(Four Seasons Park)和葛兰轩(Grange Residences),其售价也从2006年的每平方英尺1600元至2000元,攀升到2007年的2000元至3300元,但到了去年底,则回落到2000元至2400元。
  在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消息传出后,不但影响了豪宅价格,也让房地产买家踩了“紧急刹车”,导致多数在2007年下半年推出的豪宅项目,无法像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市场旺热时那样全数卖出。在2008年11月,出售的豪宅单位只占总数的45%。
  市场不景气,一些在房市旺热时买下黄金地段集体出售项目的发展商,因此决定出租这些单位,以延迟重新发展计划。其中一些项目就包括景福苑(Grangeford)、礼敦岭(Leedon Heights)、幸运大厦(Lucky Tower)和杨忠礼(YTL)集团的良园(Westwood Apartments)地段。


优质洋房销量也锐减
  杨忠礼集团是在2007年11月,当房地产市场开始放缓时,以容积率每平方英尺2525元的超高尺价(即4亿3500万元),买下位于乌节林荫道的良园地段,创下本地集体出售纪录。  
  不仅豪华公寓受创,供应量有限的优质洋房(GCB)去年的销售量也锐减,从2006年的119个单位(总值12.3亿元)和2007年的87个单位(总值11.5亿元),下滑到仅有49个单位(总值7.85亿元)。
  王德万指出,优质洋房销售量在2006年创高峰,主要是因为房地产正开始从低谷朝上走,价格非常吸引人。
  在2006年,一栋位于第10、11邮区,地皮面积介于1万5070至2万平方英尺的优质洋房,平均价格介于600万至1200万元之间。但在08年,价格已上涨到1200万至1600万元。同样的,一栋超过3万平方英尺的优质洋房,在2006年的售价介于1500万至3000万元,在2008年就卖2000万至4000万元。
  以每平方英尺来计算,在短短两年,优质洋房的尺价已上涨了64%,从2006年的每平方英尺501元、2007年的681元到2008年的822元。因此,优质洋房的价格走势似乎异军突起,走势强劲。  
但王德万也指出,若单以优质洋房的售价来分析可能会具误导性,因为优质洋房的价格取决于许多不同因素,包括地点、地皮面积、形状、面向、屋龄等。  他说:“当市场好的时候,买家愿意为优质洋房支付溢价。但像现在经济走下坡时,买家只愿支付市价。但降价抛售的情况非常罕见,因为多数优质洋房的业主都有持守能力。”
  尽管如此,王德万也估计,接下来,豪宅市场依旧会“微温”,相等于去年下半年的水平,成交量相信不高。他也预测,优质洋房今年可能跌价10%,豪华公寓价格也可能会下滑10至15%。因为发展商手头上还有已推出但未卖完的项目,因此价格将面对进一步下跌的压力。
  但他也相信,有一些豪宅发展商或许会选择持守,等阴霾散尽,市场复苏再将项目推出市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