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4, 2008

房利美,房地美命懸一線華盛頓救市"騎虎難下"

財匯資訊提供,摘自:第一財經日報2008 / 07 / 14 星期一 10:25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市場人士擔心,這兩家公司一旦破產將可能使美國信貸市場崩潰,同時也將完全扭曲該國的房地產市場   房地美和房利美危險境地所帶來的不僅是對公司本身的擔憂,而且是影響美國信貸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生存的問題
  在次貸危機爆發一年之後,美國金融市場危機進一步升級。
  由於投資者對美國兩大聯邦住房貸款抵押融資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產生的破產恐慌情緒,這兩家公司上周股價巨幅下跌並發生連鎖反應。受此連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上週五兩年來首次下降到11000點以下。市場人士擔心,這兩家公司一旦破產將可能使美國信貸市場崩潰,同時也將完全扭曲該國的房地產市場。
  破產的災難性後果
  房利美和房地美在上週三、上週四股價就已經雙雙急劇下跌,使這兩家房貸融資公司的股價跌至近20年來最低點。在上週五,房利美的跌幅依然讓人心驚,上午時候,股價下降幾近50%。
  房地美和房利美是美國政府資助、由國會規範、股東擁有的企業。他們目前擁有或擔保著將近5萬億美元的貸款,是美國目前房屋貸款債務的將近一半。隨著美國房地產市場的不斷下滑,兩家公司面臨對越來越多無法償還的擔保貸款進行賠償。目前他們公佈的損失已經達到了110億美元之巨,而投資者擔心還會有更多的損失出現。
  「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危機產生原因與貝爾斯登非常類似,」巴羅街顧問公司(Barrow Street Advisors,LLC) 的首席執行官諾斯亞(Michael J. Nocera)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都是源於市場的恐慌,人們認為他們擁有的抵押貸款債務也許並不能達到原先預期的價值。」
  房利美和房地美上周的拋售恐慌源自於雷曼兄弟分析師哈丁(Bruce W. Harting)的一份研究報告。他警告說新更改的會計規則將要求這兩家公司擁有更多的資本。房利美需要增加46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而房地美需要增加290億美元。
  這使得投資者擔心在目前緊縮的信貸市場中,兩家公司募集到如此巨大規模資金的能力。而在上週三,前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威廉·普爾(William Poole)向媒體表示,房利美與房地美也許存在資不抵債(insolvency)的問題,最終可能需要政府出手援救。
  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危機,也和貝爾斯登一樣,破產幾乎是不可能的。不僅僅是因為其規模巨大,牽一髮而動金融系統全局,而且在次貸危機造成的信貸緊縮中,房地美和房利美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投資者們會避免購買沒有他們或者聯邦住房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擔保的貸款。
  根據HSH Associate(一家跟蹤房地產市場利率的金融出版物),大額貸款(Jumbo Loan,房屋貸款超過41.7萬美元)的利率已經增長1%,因為房地美和房利美並不購買這種數額過大的貸款。
  這兩家公司幾乎成了房貸購買者的最後選擇,「當大規模的購買者停止購買,從而導致市場癱瘓時,」哈丁在研究報告中說,「任何關於這兩家公司可能倒閉的威脅都有可能引發信貸市場的崩潰。」
  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的前任主席希得曼(William Seidman) 對媒體評論說,如果這兩家公司所擔保的債務被認為出現問題, 有可能導致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其債券和擔保的金融系統的巨額損失。而且如果倒閉,將會完全扭曲房地產市場。
  「如果他們不再打包和擔保貸款,」 希得曼說,「美國房地產的貸款機會將會大大降低。」
  拯救嗎?如何拯救?
  為了穩定市場情緒,美國財長保爾森向美國總統布什表示,他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將會竭盡全力處理此次危機。上週五,保爾森發佈的一份聲明稱,重點還是保持房利美和房地美目前的狀態。這份聲明使得股票稍稍回升,但是投資者們仍然對兩家公司需要資本注入的情況感到憂心忡忡,不知道誰會為其提供多少資本。
  在上週五的下午,路透社曾報道說,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已經同意將美聯儲的貼現窗口對兩家公司開放,市場為之一振。但是隨後美聯儲否認這種說法。
  保爾森上週四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發言時對這兩家公司進行力挺。他強調房利美與房地美資金儲備充足。「他們在現在的房地產市場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保爾森說,「他們需要在將來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
  伯南克在同一個聽證會上也同意兩家公司在房地產市場上的角色,但是,他說:「我認為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能夠被更好地監管和有更好的資金準備。」
  而且上周早些時候,兩家公司的監管部門——聯邦住房企業監管辦公室官員也作出類似評論。
  但不管是保爾森還是聯邦住房企業監管辦公室都無法阻擋市場的恐慌心態。「對於市場來說,最重要的可能還並不是房地美和房利美是否真的面臨破產,」諾斯亞說,「而是由此引發的市場恐慌,以及不確定因素。」
  因為沒有人確切地知道問題所在,曾經促使貝爾斯登破產的恐慌再次瀰漫華爾街。
  目前,保爾森認為政府還不需要接管這兩家公司。其表示支持房地美和房利美目前的存在形式。同時,他表示如果需要政府也會採取行動,「我們在和監管者及公司保持對話。」保爾森在聲明中說。
  在3月美聯儲促成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之後,儘管普遍認為這樣的行動實屬必要,但是美聯儲也已經被詬病出現道德風險,是政府在支持華爾街的冒險行為。對於再一次的政府救助,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都會非常謹慎。
  而且,在上週四眾議院的聽證會上,保爾森指出市場已經形成對於政府隱性擔保某種程度的依賴。他說:「市場機制如要有效減少、控制風險,應允許金融機構倒閉。」
  保爾森指出,市場參與者不應期望包括聯儲借款機制在內的政府援救行為總是敞開的。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表示支持設立新的機制,希望新的機制能夠在政府指導下,保證倒閉的金融機構有序退出,減輕對於金融系統和經濟全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不過,如果房地美和房利美現在出現倒閉危險,政府的救助在所難免。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財政部和美聯儲已經在探討幾個解決方案。包括允許這兩家公司用他們出現問題的證券交換政府資金(Public Money),以及獲得政府貸款。 房地美和房利美還有可能被允許從財政部獲得延伸的貸款。
  這些措施是為了避免兩家公司破產,出現全面的政府接管。在那種局面下,意味著納稅人將不得不負擔房地美和房利美所有的貸款和擔保出現的巨大損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