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8, 2008

權威人士:經濟下行風險加大 人行本月加息可能性小

鉅亨網編輯中心.上海2008 / 07 / 08 星期二 13:45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有權威人士透露:「 6月份初步統計資料顯示,宏觀調控效果進一步顯現。在經濟明顯回落、 CPI進一步下降、信貸和貨幣投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本月(人行)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此外,國家資訊中心近日發佈的一份《中國經濟景氣監測預警報告》也顯示,綜合反映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一致合成指數已經連續 7個月小幅回落,描述未來經濟走勢的先行指數繼續下行,經濟景氣呈持續高位回落的態勢,「偏快轉向過熱的風險基本解除」。該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稱:「當前加息作用非常有限,我很擔心投資因成本上升等因素明顯下降。」
上述權威人士認為,儘管加息有利於抑制需求、穩定通脹預期,但目前的情況是,宏觀調控效果已經顯現,並且「經濟下行的風險正在加大」。國家統計局初步統計顯示,今年 6月實際淨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 10%,與 1-5月同比下降8.6%的幅度還高。信貸投放上,人民幣同比增長 14%,本外幣合計增長 15%左右。與此同時,M2增速也由上月的 18.9%下降至 17%多一點。
該人士分析,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看,淨出口在短期內明顯放緩;由於較高的通脹和投資收益減少,居民收入預期下降,消費預期正在改變,「除非國家出臺有力的措施,消費增長難有顯著提高。」而且消費對投資的制約作用正在加大;投資方面,由於匯率升值、勞動力成本提升和貨幣政策從緊等因素,固定投資增長已經減弱。
5 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25.6%,比 1-4月低 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 0.3個百分點。季節調整後,投資增速也在小幅下降,已經位於「綠燈區」上沿。剔除價格因素,投資的實際增速在 20%左右,低於去年同期。
經過季節性調整後, 5月份消費增速保持平穩,位於黃燈區下部。 5月份進出口總值雖然同比增長 33.2%,但剔除價格增長等影響因素,出口增長保持平穩。
此外,國家統計局7月7日公佈,今年第 2季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 137.4,略高於第 1季,但企業景氣增幅小於近年同期。與第 1季相比,工業企業景氣提高 2.4點,房地產業持平,其他行業有所回落。
從地區看,東、中、西部地區企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39.8、137.7和 132.3。按企業類型分,國家重點企業、上市公司、國家試點企業集團成員景氣指數分別為164.6、164.1和 163.7。與第 1季相比,高位小幅回落;與上年同期比,回落幅度在 10-15點之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指出,宏觀調控不應以控制物價為唯一目標,「大幅度地減少需求肯定有助於全球通脹的下降,但經濟增速下降過快代價肯定很大。」
這一觀點與該中心宏觀部部長余斌如出一轍,余不久在清華一次宏觀研究會上強調,在防止經濟過熱和高通脹的同時,要「非常警惕經濟下行的風險」。
上述權威人士認為,在經濟下行風險加大情況下,「本月加息的可能性非常小」。考慮到美國經濟回升無力,美聯儲加息遙遙無期,國內「下半年加息可能不大」。
祝寶良認為,目前通脹主要是成本推動和外部輸入因素,「需求拉動因素在明顯減弱,加息作用有限」。他分析,在熱錢流入成患情況下,不可能大幅加息,而小幅加息無論對扭轉負利率還是對抑制通脹而言,作用都非常有限。
不過,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協會常務理事景學成認為,不應將控制通脹和防止經濟下行風險相對立,「二者不是非此即彼關係」。他建議將通脹列為考核經濟增長品質的一個指標。
對於加息,這是「央行工具籃子裏隨時可能動用的工具」。考慮到上半年央行持續使用準備金和公開市場操作,「從貨幣政策工具搭配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角度而言,應該加息」。
國家資訊中心上述報告還建議,在通貨膨脹壓力較大、國際「熱錢」持續湧入的背景下,貨幣政策要堅持總量從緊,並以數量型政策工具為主的策略。
具體而言,公開市場操作應靈活掌握資金回籠力度,積極配合存款準備金率上調操作來達到調控流動性目的。
更重要的是,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保障民生、災後重建的支援力度,推進「增租」 (徵收要素使用租金,推行資源稅改革和徵收環境稅) 、「收利」 (加快國有資產收益改革,收回國家資產的經營收入,促進公平競爭)、「減稅」 (全面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