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0, 2008

國務院參事任玉嶺認為目前是治理房地產高價最好時機

世華財訊提供2008 / 07 / 10 星期四 16:50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國務院參事任玉嶺指出,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是通膨的根源,從銀行風險和宏觀經濟安全來看,目前是治理房地產高價的最好時機。 據東方早報7月10日報導,國務院參事任玉嶺表示,中國這次通貨膨脹的產生有國外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在國內,主要矛盾還在房地產。房地產規模大、範圍廣,牽扯的行業多。房地產價格的飆升和規模的快速增長,不可避免地造成煤、電、油運及多種原材料的全面緊張。
任玉嶺指出,目前是治理房地產高價最好的時候。第一,從銀行風險分析,有人擔心因為房地產開發商自有資金較少,80%以上資金來自銀行貸款,如果房地產有風吹草動,銀行就面臨開發商以土地、房屋抵債的可能。如果房地產價格過多地跌下去,銀行就有虧損危險。但從目前實際考慮,目前在銀行抵押的開發商的土地和房屋多是2005年以前的,那時候土地、房屋作價較低,現在進行整治時,倘若房地產商還不了銀行貸款,銀行便有條件收回當初以較低價格抵押的土地和房產。按現行價格去處置,銀行就絕不會吃虧,也無風險可言。相反,若兩年後再下決心,那時開發商抵押在銀行的土地、房屋一定都是高價的,當開發商用抵押土地和房屋抵償貸款時,銀行的損失將不可低估。
第二,從宏觀經濟安全分析,現在來整治房地產的高價和泡沫,無論如何比拖下去要好得多。一方面,中國現在總體經濟發展趨勢較好,即使房地產有些波動,8%左右的經濟增速仍有可能保證;另一方面,廣大群眾需要住房的願望很高,需求規模很大,如果擠壓了投資購房、投機購房,房價能夠降下來,廣大群眾可以購買,房地產市場不會萎縮而是變大;房地產的建設總量肯定比現在還要多。只要能夠按2007年國務院24號檔案去工作,把70%的土地劃給保障性住房,70%建成90平方米以下面積,我們的房地產總規模仍然有很好發展前景。這樣既便於解決“住有所居”,又能維持房地產的盛況,以及由房地產帶動的60多個行業的正常發展。
任玉嶺認為,整治房地產的高價是解決通貨膨脹的關鍵。為了壓低房地產的高價,應採取以下措施:
(一)需要從土地的供給上,進行管制和立法。(二)要堅決扭轉開發商為獲取更大利潤而囤積土地和惜售房屋的行為。(三)是向房地產施貸的銀行部門,應該嚴控對房地產貸款比例,自有資金過低的開發商不予貸款。(四)是對城市居民購買第一套住房者,可以學習國外的鼓勵辦法,或對其進行補貼,或減免有關稅費。(五)是限制投資購房和國外“熱錢”購房。(六)是對佔住房總量70%以上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應實行先評估、定價,然後招標承建商的辦法。為確保住房的低成本和低價格,還要對評估、定價及招標環節進行監督,防止官商勾結,抬高成本和定價。(七)是強化對房地產行業的管理,認真貫徹十七大關注民生、“住有所居”的重要精神,使每一個公民都能在國家公有的土地上分享到土地升值創造的成果與福利。
(徐志嬌 編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Blog Archive